当前位置:首页> 评估认证> 列表

探索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发展道路

发布者:高教研究与评估所 发布时间:2019-04-05 16:33:01

​  目前,我国新时代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基本政策已经出台,办学模式的初期探索基本完成,改革进入深水区,应用型高校如何进一步发展,应用型办学之路怎样走下去,需要深度探索。

  一、优化学科专业体系

  作为应用型高校,荆楚理工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主动适应科技发展趋势,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突出应用性、地方性、行业性。学校一体化建设学科专业,确定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方向,探索自己的特色办学之路。

  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。在学科专业顶层设计上,学校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,优化学科专业布局。学科专业调整坚持三个原则:一是需求导向,面向地方需求,面向人才市场,面向产业链、创新链建设学科专业体系。二是整体优化,调整学科专业结构,做到存量升级、增量优化、余量消减;对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不匹配的,出台补短板措施,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。三是优胜劣汰,建立学科专业进入和退出机制,促使各教学院部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。

  推进学科专业集群化发展。学校实施学科专业集群化发展战略,紧密对接湖北省十大新兴产业以及荆门市七大支柱产业,聚焦绿色化工、生物医药、装备制造、通用航空、大健康等主导产业;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,围绕新经济、新产业、新业态对创新型、复合型人才的需求,在保持优势学科专业的同时,积极开办新兴交叉学科专业,目前已形成了以工学为主,绿色化工与制药工程、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、通用航空、健康与医疗服务、农业信息化与物联网等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。

  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提档升级。学校立足现实,着眼未来,以专业认证为抓手,全面夯实学科专业基础;积极融入“六卓越一拔尖”计划2.0,突出新工科建设,力争在“双万计划”项目中有新的突破;同时积极开展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,为学校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积蓄力量。

  二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

 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。学校坚持“需求导向、错位发展、协同育人”,形成了“1234”人才培养新模式,即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“1”个目标,构筑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“2”个协同育人体系,搭建通识教育课程+专业主干课程+个性发展课程“3”大课程平台,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、应用性与学术性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“4”个融合。

  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。一是把建设行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新型载体,学校入选首批“教育部-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”,校企共建通用航空学院、中兴通讯学院、软通学院、泰康学院等,形成了管理机制、师资队伍、人才培养、社会服务、校企文化五位一体融合模式。二是与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、深层次合作,在管理体制、人事制度、科研组织方面构建起新型机制,植根于地方行业与企业,为学校教学构筑了科研、实践、实训基地,为企业研发和人才培养培训提供了共享平台,为政府促进企业孵化提供了强大动力。

 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。学校完善学分制,鼓励学生跨学科、跨专业选课程、选老师进行自主学习;改革课堂教学,推广混合式教学、翻转课堂、平行课堂、双语教学等教学模式;推动“互联网+教育”,充分利用共享慕课、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;规划建设精品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,在国家级教学项目建设上实现突破;加强学习过程管理,改革学业考核评价方式,建立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。

  三、提升科研应用水平

  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紧抓产学研结合,突出科研成果转化,积极服务地方发展。

  以高水平团队为核心打造产学研平台。学校加大人才引进力度,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等领军人才,构建“领军人才+学术梯队+科研团队”的模式,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。以此为基础,学校加强政校行企合作,协同共建多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、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、省级研究院;与荆门市共建生物医药、通用航空、新能源汽车、化工绿色技术等产业研究院。高层次科研平台在集聚人才、项目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。学校建立平台协同发展机制,打破平台互为孤岛、闷头建设的现状,定期召开平台负责人联席会议,协调平台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;完善平台考评办法,激发平台创新活力和创新热情,提升平台建设质量;支持在平台中进行改革试点,实行企业化管理、市场化运作,经费使用、成果转化、人员聘用、薪酬分配充分自主,打造学校科技创新、成果转化试验田;鼓励二级学院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成立研究院、产业研究院,探索构建研究院﹢教学院“双院”运行机制。

 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。学校成立科技成果转移办公室,面向企业收集技术需求信息,面向企业推介学校科技成果,定期举办产学研合作交流会,服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。学校鼓励教师、科研人员开展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、企事业单位重大项目和科技开发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利用。近年来,学校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,共承担企业委托研发项目310项,有36项科研成果完成产业化转化,为相关企业新增产值9.7亿元。

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来源:《中国教育报》2018年11月19日)